北極塑料碎片來自世界各地
科技日報北京2月8日電 (記者劉霞)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海洋科學前沿》雜志上撰文指出,在過去5年時間里,他們調查了北極海岸塑料碎片的組成及來源情況。分析顯示,其中1/3的塑料碎片仍然帶有印記或標簽,可對其來源進行追蹤,其中大部分來自德國。
塑料碎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據(jù)觀察,有相當數(shù)量的塑料碎片漂浮在遙遠的北冰洋上,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碎片從何而來。最近,由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開展的公民科學項目提供了第一個有價值的信息。
該研究負責人梅勒妮·伯格曼博士說:“從2016年起,我們開始與公民科學家合作,調查北極海岸塑料碎片的組成,期間參與活動的游客收集并記錄了斯瓦爾巴群島海岸上的塑料碎片,到2021年他們共收集了23000件物品,總重量為1620公斤。”
伯格曼指出,他們調查了那些仍然帶有標記、標簽或印記的碎片來自何處,結果發(fā)現(xiàn)了來自遙遠的巴西和美國的碎片,而歐洲特別是來自德國的塑料碎片占總數(shù)的8%。
他進一步說:“研究和計算機模型顯示,塑料污染來自當?shù)睾推h地區(qū)。在當?shù)?,塑料碎片從船只和廢物管理系統(tǒng)較差的北極地區(qū)流向海洋;來自遙遠地方的塑料碎片和微塑料則通過河流和洋流從大西洋、北海和北太平洋輸送到北冰洋?!?
專家們指出,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改善當?shù)氐膹U物管理,尤其是船舶和漁業(yè)的廢物管理措施,還需要大規(guī)模減少全球塑料產量,特別是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工業(yè)化國家。
- 21-12-30科研人員研發(fā)出水面智能保潔無人子母船系統(tǒng) 搭載動態(tài)避
- 21-12-31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 21-12-31我國瞄準智慧育種4.0時代進發(fā)
- 21-12-30研究人員開發(fā)出可自修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運行500小
- 21-12-30氣候變暖影響下,這種動物或將面臨“性別失調”
- 21-12-31控制調節(jié)性T細胞發(fā)育的生化“開關”找到
- 21-12-30韋布發(fā)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務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歲 太平洋巖魚的長壽秘訣人類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數(shù)字化解封”
- 22-04-20超聲波為水下儀器和人體植入設備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