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睡袋能有效解決宇航員視力問題
志愿者詹姆斯·萊德納在高科技睡袋中度過了三個晚上,該睡袋通過將體液吸入下半身來減輕大腦壓力。NASA希望太空中的宇航員可以使用這個睡袋來緩解他們在更長的太空任務中通常會遇到的視力問題。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張佳欣)宇航員在太空“出差”時可能會面臨眼部問題——航天神經(jīng)眼綜合征(SANS),這種疾病的特點是眼球漸進性扁平,出現(xiàn)視神經(jīng)腫脹和視力障礙。先前研究提出,腦液變化可能在SANS發(fā)展過程中起作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一種高科技睡袋可將這些液體吸到下半身,以此減輕大腦的壓力,或能為宇航員面臨的視力問題提供一種解決方案。研究論文發(fā)表在9日《美國醫(yī)學會眼科雜志》上。
在地球上,每當人們起床,重力會把體液從腦部“拉”回去。而在太空中,體液會“漂浮”到腦部,不斷推動和重塑眼球后部形狀。太空中缺乏重力,會導致腦液積壓,對眼球造成壓力。
這種名為SANS的疾病困擾了科學家十多年,一直是人類太空探索中最大的健康難題之一。而這種特別設計的睡袋可防止宇航員在太空遇到的視力問題。
在實驗中,一名志愿者連續(xù)72個小時躺在一張床上。晚上,研究人員會讓其下半身進入到一個密封的類似睡袋的真空設備里。這款睡袋有一個堅固的框架,形狀就像一個太空艙,可以蓋住腰以下部位,可將志愿者仰臥時自然流入頭部的體液“拉”回下半身。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雖然僅僅平躺3天,體液就能產生足夠的壓力,輕微改變眼球的形狀,但當使用新睡袋時,這種變化不會發(fā)生。
根據(j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記錄,在國際空間站服役至少6個月的宇航員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有視力問題。有些人變遠視,存在閱讀困難。NASA希望這種睡袋能夠幫助解決航天神經(jīng)眼綜合征問題,這對NASA本世紀30年代的載人火星任務至關重要。
- 21-12-30科研人員研發(fā)出水面智能保潔無人子母船系統(tǒng) 搭載動態(tài)避
- 21-12-31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 21-12-31我國瞄準智慧育種4.0時代進發(fā)
- 21-12-30研究人員開發(fā)出可自修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運行500小
- 21-12-30氣候變暖影響下,這種動物或將面臨“性別失調”
- 21-12-31控制調節(jié)性T細胞發(fā)育的生化“開關”找到
- 21-12-30韋布發(fā)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務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歲 太平洋巖魚的長壽秘訣人類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數(shù)字化解封”
- 22-04-20超聲波為水下儀器和人體植入設備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