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洲之下,科學家們發(fā)現了充滿海洋生物的河流
【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據外媒6月8日報道,近日,南極的科學家們已經“打開”了通往一個小甲殼類動物世界的大門,這些甲殼類動物在南極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下方約1600英尺的咸水河口中繁衍生息。
新西蘭國家水與大氣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熱水軟管將冰架融化,直到他們發(fā)現一條長達約 6.5英里、寬三百多碼、深800英尺的冰下河流。來自NIWA的海洋學家克雷格·史蒂文斯(Craig Stevens)表示:“想象一下,悉尼港在冰雪不到600米的地方,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那將是完全黑暗的場景,并且溫度還非常低。”
顯然,上述科學家所描繪的場景并不是理想的生活場所。但是當科學家們放下一些錄音設備時,他們驚訝地發(fā)現河里全是片腳類動物。在攝像機的燈光照射下,一些蝦狀的甲殼類動物在這個地方飛來飛去。
在NIWA的一份報告中,史蒂文斯說出了當時的心情,“當看到這些生物的時候,你會高興地跳起來。但這些動物多得讓我們應接不暇。”隨后他還表示,讓所有這些動物在我們的相機周圍游泳意味著那里顯然正在發(fā)生一個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過程,我們將通過分析水樣以測試營養(yǎng)等物質來進行更多研究。
史蒂文斯在采訪的最后表示,有時,有“成群結隊”的“游泳者”在那里嗡嗡作響。但是,在河里的其他記錄中,發(fā)現的生物要少得多。他指出,這種變化性是“興奮的一部分”。
該團隊表示,了解這些冰下河口對南極洲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我們要弄清楚它們與正常河口的異同。未來,還計劃分析水樣并測試營養(yǎng)物質,這可以揭示生命是如何在遠離光線和開闊海洋的地方茁壯成長的。
- 21-12-30科研人員研發(fā)出水面智能保潔無人子母船系統(tǒng) 搭載動態(tài)避
- 21-12-31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 21-12-31我國瞄準智慧育種4.0時代進發(fā)
- 21-12-30研究人員開發(fā)出可自修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運行500小
- 21-12-30氣候變暖影響下,這種動物或將面臨“性別失調”
- 21-12-31控制調節(jié)性T細胞發(fā)育的生化“開關”找到
- 21-12-30韋布發(fā)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務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歲 太平洋巖魚的長壽秘訣人類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數字化解封”
- 22-04-20超聲波為水下儀器和人體植入設備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