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大麥蟲能吃掉塑料垃圾,有望帶來垃圾回收新方式
2022-06-11 09:25 來源:環(huán)球網 閱讀數:650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據10日發(fā)表在《微生物基因組學》雜志的一項研究,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常見的大麥蟲(Zophobas morio,又稱“超級麥皮蟲”)可以在其腸道中一種細菌酶的幫助下吞噬聚苯乙烯。這種對聚苯乙烯“有胃口”的蠕蟲可能是大規(guī)?;厥账芰系年P鍵??茖W家希望這種“升級版”的生物循環(huán)能帶來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從而減少垃圾填埋量。
來自昆士蘭大學化學和分子生物科學學院的克里斯·林克博士和他的團隊在3周的時間里給大麥蟲喂了不同的食物:其中一些喂了聚苯乙烯泡沫,一些喂了麩皮,還有一部分則被禁食。
林克博士說:“我們發(fā)現,只喂食聚苯乙烯的大麥蟲不僅存活了下來,甚至體重還略有增加?!边@表明大麥蟲可以從聚苯乙烯中獲取能量,而且很可能是在它們腸道微生物的幫助下。
研究人員使用元基因組學技術,找到了幾種能夠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編碼酶。他們的長期目標是設計酶,通過機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回收工廠中降解塑料垃圾。
“大麥蟲就像小型回收工廠,用嘴巴撕碎聚苯乙烯,然后‘喂’給腸道里的細菌?!绷挚瞬┦空f,“這個反應產生的分解產物可以被其他微生物用來制造高價值的化合物,比如生物塑料?!?/p>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實驗室培養(yǎng)大麥蟲的腸道細菌,并進一步測試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將這一工藝升級到垃圾回收場所需的水平。
欄目推薦
- 21-12-30科研人員研發(fā)出水面智能保潔無人子母船系統(tǒng) 搭載動態(tài)避
- 21-12-31迄今最輕鎂同位素誕生
- 21-12-31我國瞄準智慧育種4.0時代進發(fā)
- 21-12-30研究人員開發(fā)出可自修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運行500小
- 21-12-30氣候變暖影響下,這種動物或將面臨“性別失調”
- 21-12-31控制調節(jié)性T細胞發(fā)育的生化“開關”找到
- 21-12-30韋布發(fā)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務可期
- 21-12-30“一不小心”活到200歲 太平洋巖魚的長壽秘訣人類可
- 21-12-31埃及法老木乃伊首次“數字化解封”
- 22-04-20超聲波為水下儀器和人體植入設備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