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新老地標 融入廈門經濟特區(qū)“城”長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圖/國貿控股提供 除署名外)對于許多老廈門人來說,廈門國貿大廈在心中的位置是抹不去的。這座高168米、共45層的建筑,曾是“福建第一高樓”。盡管后來廈門的“天際線”不斷被刷新,但國貿大廈始終被視為城市的地標、時代的符號。在“我心目中的廈門地標”征集活動中,國貿大廈屢屢被市民提及。
作為國貿大廈的“主人”,國貿控股集團及旗下投資企業(yè),正是成長于改革開放、發(fā)展于改革開放的企業(yè)縮影。這家與廈門經濟特區(qū)同齡的企業(yè),從7位員工、兩部自行車起步,發(fā)展為營業(yè)收入超4000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yè)。而國貿控股集團如今的總部所在地——國貿中心,作為兩岸金融中心首個啟動項目,也已成為廈門的新地標。
從國貿大廈到國貿中心,歲月流轉中,新老地標交織成經緯,呈現(xiàn)出國貿控股集團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歷程,也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qū)精神的生動演繹。
國貿大廈


廈門國貿大廈曾是福建省“第一高樓”。圖為廈門國貿大廈,攝于1996年。

2002年元旦,168米的國貿大廈舉辦員工登高比賽。
1994年年底,廈門國貿大廈封頂,成為當時的福建省“第一高樓”。它的高,不僅改變了城市天際線,更象征著廈門經濟特區(qū)的快速發(fā)展,彰顯特區(qū)之“特”。
1995年,國貿員工喬遷至國貿大廈辦公,開啟新的征程。此后,國貿完成股份制改制、公司實現(xiàn)整體上市、成為省內最早開展對臺貿易的企業(yè)之一……一步一個腳印,鑄就了今日的輝煌。
深度相當于地下18層樓的地基
讓大樓“站”得更穩(wěn)
1990年底,在國貿十周歲生日之際,這家伴隨經濟特區(qū)成長的企業(yè)決定,啟動廈門國貿大廈項目。
國貿老員工回憶說,建設廈門國貿大廈,既是自身發(fā)展之需,也是順應時代之舉。彼時,深圳國貿大廈享譽全國,因創(chuàng)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改革開放的神話”,成為“深圳速度”的重要象征。而廈門尚未有一棟超高層建筑。廈門方面希望對標深圳,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先行者、探路者。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國貿派出工作團隊到深圳、香港學習超高層建筑經驗,同時邀請重慶市設計院擔綱設計。這期間,多位專家與國貿建設者反復論證,設計稿前后改了30多稿,并制作了20個大樓模型作為參考。
1992年,在完成項目審批、規(guī)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后,廈門國貿大廈正式動工。擺在國貿人面前的首要難題是,廈門國貿大廈項目地塊面積小,占地僅6600平方米,地質也較為復雜。為讓大樓“站”得更穩(wěn),國貿建設者決定把樁基打到地下約50米的深度——這大概相當于地上18層樓那么高。
當時的國貿還處于成長期,企業(yè)資金有限。如何節(jié)約成本?唯有技術創(chuàng)新。建設團隊攜手廈門建科院(壘知集團前身),通過試驗樁獲取數(shù)據(jù),反復分析論證,在樁體受力研究上取得突破,及時調整樁基設計后,不僅極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更加快了工程進度。
啃下樁基施工“硬骨頭”的廈門國貿大廈,此后的建設也駛入快車道,大廈主樓施工進度一度達到“三天一層樓”。國貿還利用貿易商的優(yōu)勢,引進了電梯、變配電、樓宇智能化等一批進口高端設備。
大樓一天天“長高”,國貿發(fā)展也穩(wěn)步向前。1996年,廈門國貿大廈投用后不久,廈門國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進一步夯實發(fā)展之基。
連接周邊聚合強勁動能
是市民心中最初的“摩天大樓”
除了“高”,廈門國貿大廈還有幾件事值得說道。一是“廈門國貿大廈”六個字,是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二是在國貿大廈的屋頂設立了直升機停機坪——這主要是基于消防需求的考慮。
將鏡頭拉遠來看,廈門國貿大廈連接了周邊的居民和商業(yè)區(qū),其聚合起的強勁動能,有力帶動了周邊發(fā)展,使蓮坂一躍成為繁華之地。1997年,首屆“9·8投洽會”在臨近國貿大廈的廈門富山國際展覽城舉行,投洽會從此成為全球投資的風向標,廈門國貿大廈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也更加凸顯。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廈門國貿大廈都是廈門人的驕傲?!澳菚r候坐公交經過蓮坂,都會不自覺地透過車窗,仰望國貿大廈?!笔忻顸S女士說,自己對于“摩天大樓”的認識是從國貿大廈開始的,超高層的地標使她對于身在廈門這座改革開放前沿的城市感到自豪。
而對于國貿來說,廈門國貿大廈極大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美譽度。“那時候跟客戶談生意,廈門國貿大廈就是我們最好的名片。從廈門國貿大廈開始,國貿地產相繼打造了多個‘國貿系’精品項目,成為業(yè)內知名品牌。”一位國貿老員工回憶道。
參與、見證國貿大廈建設,也被視作個人職業(yè)生涯的重大榮耀。曾參與國貿大廈建設的國貿地產老員工們用“光榮與夢想”形容這段經歷。1991年,他們懷著“高樓夢”加入國貿。“我就是追著高樓跑的人,在國貿我圓了夢?!?/p>
國貿大廈訴說著崢嶸歲月,也見證了溫情往事。譬如,當時公司特別選在大廈頂樓屋頂——“全福建離月亮最近的地方”舉辦單身職工交友聯(lián)誼活動,多對單身職工由此牽手成功。

國貿中心是兩岸金融中心首個項目。 (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國貿中心
從翔安隧道進島,行駛至仙岳路,一座“門”字形的氣派建筑映入眼簾。這就是國貿控股集團總部所在地——國貿中心。
國貿中心不是一座以高取勝的地標建筑,但地處廈門跨島東進重要位置的它,作為兩岸金融中心首個啟動項目,見證著廈門對臺先行先試和跨島發(fā)展。2010年,國務院批準在廈門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廈門島東部建立兩岸區(qū)域性金融服務中心,這是大陸首個、也是唯一冠以“兩岸”的區(qū)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如今,國貿中心不僅是國貿控股集團總部,更吸引中國人壽進駐,兩家“世界500強”企業(yè)也為兩岸金融中心片區(qū)打造廈門“金融會客廳”注入了強勁動能。

上千噸連廊升上百米高空
在翔安隧道口筑起“廈門之門”
從一開始,國貿中心就堅持高標準,以國際眼光、廈門特色來推進設計。聘請國內頂尖設計單位廣州設計院進行工程主體設計、知名設計師郭明卓擔綱主創(chuàng)設計。
項目設計方案幾易其稿,最終確定了“門”的建筑形態(tài)?!伴T”的靈感,源自“廈門之門、國貿之門”。國貿方面希望人們借由這扇“門”,把握時代脈搏,感受廈門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決心和信心。
可仰望,可遠眺。如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國貿中心這扇“門”都不失壯麗。這蘊藏著設計師的巧思——利用項目地塊與翔安隧道出口、遠處海景成一軸線的特殊地理優(yōu)勢,使這扇“門”既作為從海上望向整個兩岸金融中心片區(qū)的首要地標建筑,同時成為翔安隧道出口處的第一視覺焦點。
當然,使“門”字建筑成型,難度不小。國貿中心由兩棟超高層塔樓及頂部的連接體組成,塔樓間的跨度達40.2米,空中鋼結構連廊的重量達1000噸以上。這意味著,施工方需要把上千噸的連廊“爬”至百米高空。
面對挑戰(zhàn),團隊迎難而上,勇于創(chuàng)新。在設計上,采用鋼結構大跨度桁架的形式,把兩棟塔樓連接在一起;在施工上,則采用“裙樓屋面拼裝、液壓整體提升”的技術。經過為期半年的準備,項目于2015年年底啟動空中連廊提升工作,現(xiàn)場出動了16臺液壓缸、650噸履帶吊車等“大家伙”,最終在施工人員有序、嚴密的操作下,歷時兩天圓滿完工。像這種重量和高度的提升工程,當時在國內并不多見。
幕墻內開窗設計
“會呼吸的大樓”美觀又新潮
好的建筑,不僅有高顏值,更有以人為本的“溫度”。秉持這樣的理念,國貿中心下足功夫,在結構設計上,摒棄了市場上常見的中心核心筒布局方式,采用板式建筑選型,提高辦公舒適度。
對于玻璃幕墻建筑來說,如何做到既有自然風進樓,又能保證外立面的美觀?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國貿團隊攜手施工單位多方取經,最終決定采用幕墻內開窗設計:一方面,將大樓立面設計為玻璃幕墻加豎向造型立柱,有效遮擋直射陽光、噪聲;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造型立柱,在上方設置穿孔鋁板,并在立柱內設立開啟扇,通過建筑外立面豎線條進行自然風導入。
“幕墻內開窗,這個設計即便在今天看來也讓人覺得很新潮,不久前還有單位特地來參觀學習。”國貿控股集團有關人員還特別提及一個細節(jié),“在大樓內辦公,經常能看到綠植在風的吹拂下?lián)u擺,心情也跟著美麗起來?!?/p>
綠色循環(huán)建設理念貫穿于整個項目過程中。國貿中心也因此榮獲第四批全國建筑業(yè)綠色施工示范工程,以及二星級綠色建筑。國貿中心投用后,綠色依然是關鍵詞。就在今年10月,國貿中心還成為我市首個“零碳大廈”。
從國貿大廈到國貿中心,地標更迭中,國貿控股集團規(guī)模、效益穩(wěn)步攀升,在高質量發(fā)展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公司連續(xù)5次上榜“世界500強”,今年更是躋身世界500強前200位。
【背景】
創(chuàng)造多個第一 引領開放之先
如果說建筑可以閱讀,那么國貿大廈、國貿中心這兩本書的底色便是改革創(chuàng)新。因為改革創(chuàng)新,國貿控股集團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引領開放之先:第一批地方貿易企業(yè),發(fā)行廈門第一批股票;特區(qū)最早的一批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之一;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成立廈門市首家市級教育集團;成為廈門市首批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企業(yè);成立福建省規(guī)模最大的汽車集團;設立首個由廈門市屬國企發(fā)起的產業(yè)基金;旗下投資企業(yè)開創(chuàng)廈門市屬上市國企推行股權激勵計劃的先河……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面向“十四五”,國貿控股集團將在戰(zhàn)略指引下,在供應鏈、城市建設與運營、消費與健康、金融與科技四大賽道跨越前進,以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驅動,帶動產業(yè)轉型升級,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fā)展,與特區(qū)同成長、共進步。
- 22-01-012021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推薦人選嚴永紅:英勇跳海連救
- 22-01-01我心目中的廈門地標、我心目中的廈門品牌兩大重磅策劃圓
- 22-01-01廈門疾控發(fā)布健康提醒:自河南洛陽入(返)廈人員請主動
- 22-01-01我市開始征集開拓國內市場計劃項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
- 22-01-01我市小學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
- 22-01-01今起20天 地鐵體育中心站站臺換乘通道臨時封閉
- 22-01-01廈門第二實驗小學舉辦“成童禮” 別樣迎新年
- 22-01-01新年新規(guī)來了!事關您的“醫(yī)食行學”
- 22-01-01市疾控中心:元旦假期 這份健康出行攻略請收好
- 21-11-05漳州港至廈門火車站8日起開通專線 單程活動價19.9元/人

